logo
登录 新用户?去 注册

 

忘记密码?

第三方登录
logo
注册 已有帐户?去 登录

 

注册即视为同意 用户协议

您的帐号还未绑定手机,应国家法规对帐号实名的要求,请立即绑定手机
logo
创建新帐号 绑定已有帐号

 

注册即视为同意 用户协议

忘记密码?

logo
找回密码 记起密码?去 登录

 

修改密码
 
登录成功,欢迎回来
解毒:索尼 RX100 M7,这是你需要随身携带的一张「黑卡」
冯伟文 107718 2019.09.15

「我得买一台黑卡」,这个念头自 2012 年也就是索尼发布第一代黑卡时,就从我的脑海里冒了出来,并且随着每一年的每一代更新,越发的加粗、高亮标注。可是直到七年之后,也就是第七代黑卡正式发布时,我的这个念头才终于实现。

是的,我终于买了我的第一台黑卡,也就是 RX100 M7。

若是要抒情地讲,「我得买一台黑卡」是个正常的年轻人都会有的想法。毕竟在这会儿,黑卡系列几乎可以说是卡片机的代名词,甚至是最完美的代表作,可能还没有之一。即便是回过头去看,我依然觉得 RX100 也就是初代黑卡在当时的艳惊四座,更是技压群芳,毕竟同时期的竞争对手们真的不大行。

DSC07880.jpg

既然如此,为什么是在七年过去、七代更新时,才终于下定决心?要不是因为穷,谁不想啥都买呢。更主要的原因,那便是每一代黑卡确实都「更强」了,可是每一代总会有让人扼腕痛心的一处或多处设定,使得我不得不「下一台一定支持」。诸如热靴、终于等到的触摸屏幕、更强更好用的取景器、更方便的翻转屏、更快的对焦以及更好的画质等等。

所以其实很难说索尼在 RX100 系列上面是挤牙膏式的更新,毕竟在竞争对手几乎不存在的1 英寸卡片机市场,雷打不动地每年都迭代更新,这在索尼的其他产品线中可谓是不存在的,更不用说其在全画幅以及 APS-C 画幅系列上面挤牙膏的恶心劲了。可正是这样快速且稳定的更新节奏,使得 RX100 系列如今已是六代同堂(RX100 M2、M5 已停产)让人好生纠结,更是潜意识地告诉你,反正没几个月就更新再等等,实在是憋不住才买吧……

总而言之,RX100 M7 作为黑卡系列的最新作已经足够的完善和强势。当然本文并非是常规评测,所以客套话就不多说。

「黑卡」,确实是一张黑卡

即便 RX100 系列登场至今已有七个年头的时间,更是有共计八款机型,此前也在不同场所把玩过,反正一点都不会让我陌生就是了。可是当我将 RX100 M7 拿在手上时,依然不由自主地感叹一句,「真特么小」。

也得感叹一句,这样的造型设计用这么多年这么多代,也就是索尼敢这样。

DSC07638.jpg

「小」,绝对是 RX100 系列所引以为傲的。确实要说 1 英寸传感器的卡片机们都没多大,可是在投影面积比一张信用卡没大多少的 RX100 M7 里,索尼塞进去了等效 24-200mm 的光学变焦镜头、弹出式 EVF、闪光灯以及可翻转屏等,这着实称得上是黑科技。

「小」,也正是我选购 RX100 M7 的主要原因。因为这样的尺寸大小能够轻松地塞进口袋里,太胖导致紧身的牛仔裤不行。单独放进小包挂在腰间不显累赘,丢进双肩包里不会占空间,更别说拿着拍照时的低调了。并且 RX100 M7 的「小」与「轻」是直接挂钩的,300g 多点点的体重相比起我常用的 A7R3+2470GM 这重量级组合实在是不值一提。

「小」,就是 RX100 M7 最为令人称赞的,可也正是其限制条件,或者更应该说是索尼固执的思维限制了其可能性。

DSC07650.jpg

确实 RX100 M7 很小巧,更应该说 RX100 系列都这么小。可是经过这么多年的迭代更新后,索尼并没有对其造型设计做多少改动,甚至就可以说没有改动。这就使得 RX100 M7 在正常握持时,只能够通过大拇指按压在 Movie 键处的小面积蒙皮与小小的凸起,配合无名指、中指在机身右侧发力,从而捏着这台小相机。

我必须得吐槽这样的手感实在是糟糕,不仅是难以发力,这平整光滑的金属机身更是会给你摇摇欲坠的感觉,既不舒服也不安心。当然这不是没有解决方法,相当部分的使用者都会额外选购握持手柄或是 L 形板以提升握持手感,这也几乎是淘宝上 RX100 系列配件中卖的最好的。

即便是索尼自己,也出了块要价 150 元的握持手柄售卖,并且是自不知道第几代就开始售卖。可见不是不知道问题,而是还没打算改。

DSC08094.jpg

这说起来似乎是我有些矫情,毕竟买个手柄才多少钱呀,即便不买又不是不能用嘛。可要是索尼在RX100 系列的手柄处多用点心,不仅是能够提供更好的握持手感,更是能给电池创造更大的空间,这在 A7 以及 A6000 系列中成功试验。

毕竟 RX100 系列不仅是六代同堂,并且整个系列的八款机型所采用的电池都是同样的 NP-BX1,所以历代的续航能力也就是在 CIPA 标准的 220~350 张之间徘徊。这样的账面成绩说不上多好,也说不上多坏。可是在实际情况里,你真的能保证出门时充满电,实际拍摄时按照 CIPA 标准操作?最开始我也对自己有信心,可是当在发布会中途掏出相机时,剩余电量仅剩 30% 的焦虑感便扑面而来。

别忘记了 USB 充电,对,这必须得赞美的一个功能。也是我从 A7R2 升级到 A7R3 后用的最多和好评的功能,毕竟不用随身带充电器实在是解放生产力。可是当我抠开 RX100 M7 的接口保护盖后,看到的却是上古时期的 mircoUSB 接口时,焦虑感直接将我击溃。大哥呀,这都 9102 年了,连最顽固的手机厂商都用 USB-C 接口了,你自家智能手机更是早就 USB-C 接口标配了,你给我整这个?

DSC07623.jpg

DSC07929.jpg

算了算了,手柄又不是买不起,mirco USB 接口的线从箱底里也能翻出来嘛。真要说起来,RX100M7 糟糕的操控感才是最无解的。

可别误会,我并不是指这款机型因为功能按键或是滚轮少而导致的操控差劲。毕竟这是台 1 英寸传感器的卡片机,想要有单反相机那样多的自定义按键、双滚轮或是单独的曝光补偿拨轮,都实在是强人所难。甚至在我看来,索尼其实已经将 RX100 M7 的操控做得非常顺手方便,如控制环在不同模式下会变身为对焦环、光圈环或是快门控制,如弹出式 EVF 通过弹出/按压动作实现开关机等,都是值得好评的。

DSC07643.jpg

那么问题在哪?问题就在于索尼非常坚持地认为 RX100 系列的所有按键以及滚轮都不应该也不能够凸出于机身表面,从而使得任何一个面都是平整的。确实要说这样的设定使得视觉效果还挺不错的,可却导致操控感非常的糟糕。

即便索尼已经在每个按键都用上 CD 螺纹以及金属材质,从而增强摩擦力和辨识度。可是齐平于机身并且小巧的按键,在按压时依然是费劲的很,盲操时更是额外的别扭。更糟糕的,那便是快门键与开机键这两个关键的功能按键显得松松垮垮,确认感实在是欠奉。进而让你(其实是我)怀疑这真的是一台要价 8000 多元的相机么,真的是索尼出品么?

原本可翻转触摸屏的出现能够拯救,然而索尼自不知道多少年前就使用至今的迷宫式系统至今依然没有改动,本身就因为羞涩难懂、莫名其妙的翻译以及繁琐的功能划分,使得按键操作起来都难受。更让人难以想象的,那便是这块触摸屏在取景界面以及菜单里都无法调节参数或选择,只能够用来选取对焦点或是放大图片用,对操控感的改善自然是无从说起。

「画质」,最不值得谈也是最应该关注

不过真说起来,这些缺点毛病我都能接受,也不得不接受,毕竟从 A7R、A7R2、A7R3 一路用过来,早就被索尼这样反人类的设定给调教好。再说都是买卡片机的人了,要求这么多和想着索尼会改,倒不如多念叨几句「索尼大法好」来麻醉自己管用。

尺寸大小.jpg

况且让我下定决定购买的主要原因,那就是号称换了新传感器的新款,是RX100 M7 在这样的尺寸大小里塞进去了大变焦。

我们先做个简单的数学题,一台 A7M3 和一支 FE 24-240mm 镜头加起来有多重,一台 A6400 和一支 E 18-200mm 又有多重?按照官方给出来的数据,前者是 565g 与 780g,共计 1345g,后者则是 359g 与 460g,共计 819g。要知道这两套重量还没算上电池,就已经比装有电池的 RX100 M7 重了不少,更不用说尺寸大小。

再说实际情况里是我可不会买这两只镜头,实际用的 A7R3 与 2470GM 这套组合焦段更加短,即便是高像素裁切也不见得管用,更不用说塞进双肩包时占据的空间和给肩膀的压力了。所以我很乐意带着 RX100 M7 出门,无论是日常生活还是发布会记录,等效 24-200mm 的大变焦镜头在「拍到」这件事情上面做的相当好。

DSC03725.JPG

DSC03726.JPG

DSC03964.JPG

DSC04110.JPG

DSC04308.JPG

至于画质嘛……作为 1 英寸传感器的卡片机当然是不能够奢望与全画幅相比,可要比起我手头上的智能手机们还是要强出不少的,特别是在长焦端时。所以无论是在日常光线充足的环境里,还是发布会时夜店般的灯光效果,RX100M7 还是足够应付的,更别说还有 RAW 格式的后期空间呢。所以要不是正儿八经干活或是有特别要求,我都懒得拿 A7R3 与 2470GM 这套组合出来。

DSC04040.JPG

DSC03737.JPG

DSC04136.JPG

DSC03392.JPG

(以上均为 M 档调整快门)

然而只要光线稍微一差甚至是晚上回家开灯的这么个光照条件,RX100 M7 的成片就开始发虚了,稍微不注意噪点就很容易飙升,毕竟这是1 英寸传感器呀。所以怎么办?在光线不足的时候就多多利用 RX100 M7 的四档光学防抖、快速对焦以及快速连拍功能,以尽可能降低快门降低 ISO 呗。说白了,就是稳住。

20190915_201121.gif

(注意眼部对焦的绿色框框)

说起来,「快速对焦」以及「快速连拍」这两点正是 RX100 M7 的升级之处,也正是这两点使得其能够自称为「口袋中的 A9」。

毕竟按照索尼的官方说法,RX100 M7 采用新开发的 1 英寸传感器具有 357 个焦平面相位检测对焦点以及 425 个对比度检测对焦点,并且优化了镜头驱动控制,从而使得最快对焦速度达到 0.2 秒。更为丧心病狂的,那就是索尼还追加了「实时追踪对焦」以及「视频实时眼部对焦」,进一步增强对焦。

这样的官方话术理解起来挺困难的,毕竟这样短的时间即便是掐秒表也掐不准。可是没有关系,因为 RX100 M7 的对焦速度是真的快,快到让你几乎忘记对焦是什么,更不用说感觉到对焦过程了。无论是快速地左右移动、晃动还是比变焦,半按快门都是瞬间地对焦并且准确对焦,在我记忆里甚至就没出现过对焦失败或是错误对焦的。

光是凭借这一点,在我看来 RX100 M7 就值得上一代用户升级了,即便你是 RX100 M6 。

连拍.gif

(三组单次连拍模式拼接的 GIF)

至于「快速连拍」这方面嘛,同样是按照索尼官方说法,是 RX100 M7 采用新开发的1 英寸堆栈式传感器以及搭载的新一代 BIONZ X 影像传感器,使得其能够以每秒 60 次 AF/AE 追踪检测的方式实现 20 张/秒无黑屏高速连拍。并且新增的单次连拍模式能够利用高速防畸变快门以最高 90fps 的速度拍摄 7 张 JPEG 或 RAW 格式照片。

总而言之,那就是能一下子拍好多张照片,甚至账面参数要超越不少单反相机呢。可是…….作为一台卡片机来说,真的有需求需要这么强悍的连拍功能么?甚至要是严格地按照账面数字来看,RX100M7 的 20 张/秒无黑屏连拍不见得比 RX100 M6 的 24 张/秒有黑屏连拍要强。

至于那个单次连拍模式说起来,对按下快门的瞬间要求实在是太严格了些,并且索尼的迷宫式菜单使得进入该模式的操作步骤略显繁琐,使得我几乎就没用过这项功能,也不见得必须要用到这项功能。

「vlog神器」,只做到形式

作为「只买不拍」的 vlog 博主,我选择 RX100 M7 除了用来取代大家伙以方便随身携带之外,更是因为其视频能力。

DSC07940.jpg

因为真的太强了,在一台轻便的卡片机里就能够支持无裁切的 4K 视频录制,更是支持实时追踪、实时眼部对焦以及触摸追踪功能,再加上小巧机身以及翻转屏。索尼还给 RX100 M7 追加了 4K HDR 视频录制、S-Log2/3 图像配置文件支持、新增麦克风接口、4K 视频防抖增强模式以及视频竖拍功能等等,还将自动关机温度控制进一步开放。

可别说索尼自夸是「为 vlog 视频创作者提供更多便利」,这账面看起来确实很适合拍视频。

视频能力.png

实际拍摄视频的效果以及体验也着实不错。首先是「自动关机温度」从标准设置为高后,便可突破此前限定在5 分钟之内的限制。实际测试 RX100 M7 在拍摄 30 分钟的 4K 25p 100M 视频,都没有出现机身过热所导致的暂停或是报错等问题,当然这个时候的机身(主要是手柄处)发热略微明显了些,电池电量也燃烧殆尽……

而 4K 视频防抖增强模式的加入,虽说使得 RX100 M7 在广角端已经是等效 24mm 的情况下进一步裁切,可是无需安装稳定器即可消除正常行走或上下楼梯时的抖动,效果是相当可以的。至于 4K HDR 视频以及 S-Log 3 的支持,则是能够提升视频质量以及给出更大的后期空间啦。

尤为尤其要强调和表扬的,那就是 RX100 M7 拍摄视频时的实时追踪以及实时眼部对焦实在是给力,让我在拍摄视频时只需要专心于构图即可。无论是苗苗跑到哪儿去,或者是转过身回来的瞬间,RX100M7 都能够快速且精准地对焦,更是牢牢地锁定跟踪。这种体验实在是过于舒爽,想起此前使用松下 GH5 时候的拉风箱和丢焦,简直眼泪都要流下来了呃。

DSC08041.jpg

DSC08075.jpg

可是拍摄视频的效果以及体验好,并不意味着就是「vlog 神器」。确实 RX100 M7 的可翻转屏、对焦能力以及加入麦克风输入,都是 vlog 拍摄时所强力需要的,可并不是有了这些就能够说是为 vlog 而生。或者我应该更直接点说,RX100M7 在产品设计时并没有实际考虑到 vlog 的需求,而是在产品完成后发现能够与 vlog 有关系以及满足到账面的需求。

为啥这么说?确实加入麦克风输入后,可是 RX100 M7 并没有将热靴/冷靴给同步加入。所以无论是常用的枪杆式还是 RODE Wireless GO 这类新型的无线麦克风,都无法正常安装在 RX100 M7 上面。我当然能够理解,毕竟这卡片机本身空间就没多大,更不用说 RX100 M7 内置闪光灯以及 EVF 这样的黑科技了,可能是挤不出来位置,闪光灯上面加个冷靴不是啥问题吧

所以索尼想出来的办法,那就是推出手柄以及支架,从而形成一个专门的套装以方便拍摄。可就是这样的设定使得 RX100 M7 在全副武装时一大坨的样子,无论是在安装或拆卸的过程都颇为琐碎、放入包中携带颇为别扭,正常拍摄时更是引人注目。更不用说这样的设定占据了 RX100 M7 的电池仓以及 mirco USB 接口,使得 USB 充电或是更换电池都不甚友好,想想那块电池的续航能力就更加令人悲伤了……

DSC07968.jpg

然而更为关键的问题,是镜头,也正是 RX100 M7 最让我动心的大变焦镜头。

上文就说到,RX100 M7 的镜头等效焦段为 24-200mm,等效虚化则是 F4.5-F12,这就使得其在拍摄 vlog 视频也就是自拍时的视角较窄、景深较深。进而导致的是画面里的你头有点大,亦或者是手要伸直,背景也会显得比较有存在感。而 1 英寸传感器自身的天然弊病,要是这个时候的光线再略微差那么点,画面效果可就感人了……

所以说索尼在设定 RX100 M7 时并没有的真正的「以 vlog 为本」,可能是单纯地觉得加入麦克风接口的呼声挺大的就真的加进去完事了,这还挺索尼的……当然我得在此强调 RX100 M7 在拍摄视频时的效果确实不错,只不过不是用来自拍便是。

真要说起来,索尼也并不是不能够在 RX100 系列中做出来一台真正的「vlog 神器」。既然是拍摄 vlog 就不需要这么大的变焦范围,改成经典的等效 16-35mm 或者是更宽广的 14-24mm 都是非常可取的,进而还能把最大光圈做大些。接着再把使用频率低的内置闪光灯改成柔光灯,用以补充光线和营造眼神光,都是非常好的设定。最后再顺手把手柄以及电池改进些,即便是麦克风依然要通过支架安装,我想拍摄 vlog 时都是能够原谅以及接受的。

「黑卡」,卡片机中的战斗机

作为 RX100 系列的最新作,RX100 M7 自然是集大成者,无论是弹出式 EVF、可翻转触控屏、大变焦镜头以及新增麦克风输入等,都塞进去这张「黑卡」里去。甚至很难想象到在这么小巧的机身里面有如此夸张的对焦能力以及连拍舒服,那句「口袋中的 A9 」在我看来完全不是广告营销用语,反而是非常直白的描述。

所以「RX100 M7 是有史以来最强的黑卡」这么一句无聊的废话,即便在各种评测中都会出现,我依然要说这确实说得对。甚至还必须得承认,索尼将 1 英寸传感器的卡片机做的丧心病狂,乃至是巅峰造极。也不难怪为什么索尼没有在推出新机型的同时将老机型停产,而形成六代同堂的这么个诡异局面,毕竟你看这会儿都没有竞争对手可言,只能够自家内战玩玩了。

DSC08059.jpg

然而 RX100 M7 并不完美,只需要简单上手把玩一番就能够挑出来不少毛病,像是握持手感不行、按键手感糟糕、依然采用 mirco USB 接口、没有 UHS-II 卡槽等,进而怀疑这官方定价逼近 9000 元的相机就做成这样?

要是仔细体验后,还能够发现难用的菜单设定、聊胜于无的触屏功能、有点伤心的续航能力以及诡异的麦克风设定等等,即便是我这样的索粉也依然难以理解,难道索尼在这六年时间里就没听到过抱怨么?至于大变焦镜头在变焦时候的手感糟糕、小光圈对光线要求高等「小毛病」倒不是不能够原谅。

再想想 RX100 M7 对 vlog 浮于表面的理解,我倒是明白了,毕竟是索尼,沉迷于刷机身的索尼。

感谢 flypig滕飞ETPHOTOS 对本文的技术支持。

文章仅代表作者:冯伟文 个人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评论(0)

暂时没有评论